英特尔中国区总裁:全球化分工你中有我 不可分割

疫情下的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着近年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复杂的外围市场环境又给中美科技企业的生存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但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各种机会,智能科技、智能应用、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刚需”。

作为一家进入中国市场已有35年的美国企业,英特尔如何看待当下的市场环境以及疫情带来的长远影响?在4月9日举行的年度战略沟通会上,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疫情期间在中国大连和成都的两个工厂没有停工一天,并且中国(抗疫)经验已经分享给全球制造体系,包括马来西亚和爱尔兰等地区。因为拥有全球体系,才可以保证英特尔90%以上的产品出货率。”杨旭在专访环节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记者表示,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全球产业,非常专业化,注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只有在全球性供应链布局,才能更灵活,更有抗风险能力。

对于疫情带来的长期影响,杨旭表示,尽管对于全球市场有着多种模型的预测,但属于“必需品”的产业在很多国家都要求不能停产。长远来看,英特尔对半导体产业充满信心。

“目前英特尔的产能准备十分充分,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动态调控产能,综合全球制造链的管理,最大程度规避了风险,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不用太担心产能以及供货问题。”杨旭说。

在这场疫情中,英特尔也看到了更多的机会,包括AI、5G、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正在加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关键应用中。英特尔认为,这场考验也将推动中国更快、更高质量地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产业与经济结构也将快速从大规模制造朝着增值的服务业过渡。

杨旭表示,中国的“新基建”来得十分及时,不仅仅是基建本身,更重要的是基建之后对整个经济结构转型起到的推动作用。

他特别提到一个“智能X效应”的概念,其中X代表智能的物,越来越多智能的物连接起来,形成增值的平台,而这将带来指数级的数据量爆炸,推动业务增值和跨产业融合,从而驱动经济发展。因此,英特尔把发力点放在了不同需求的计算能力、传输能力以及存储技术研发上,产品线覆盖云、网、端,量子计算、神经拟态计算等。

对于如何推动新基建的落地,杨旭认为除了核心技术的创新以及应用创新外,更重要的还有产业上的协同。他表示,在“我”上做文章,不是在“我们”上做文章,这个生态链就很难建成,没有生态链就很难形成规模,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但也可以看到,随着外围环境的变化,半导体行业中“国产替代”以及本土半导体企业的崛起逐渐成为趋势。面对这样的环境,杨旭表示,趋势不可回避,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就没有机会。

“短期之内国内半导体公司做的和英特尔做的还不是一个替代的关系,新基建来临以后,路应该是更宽,机会更大。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更大的互补性,英特尔自己来不及做的事,说不定国内半导体产业已经走到前面了,甚至有更多合作的机会。”杨旭表示,未来二三十年离不开一个事实,那就是中美经济双引擎驱动世界。

“目前确实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大家去面对,但努力用最好的方法来规避风险,找到共同发展的方向,又有竞争又有合作,我觉得秉承着这样的理念,相信在全球范围内都会有发展空间。”杨旭表示,跨国公司在中国要制定长远战略,对中国长远的潜力有坚定的信心。

关键词: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