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is here.
「资本寒冬」四个字从 18 年开始贯穿到了今天,2020 年初又因为疫情的影响,互联网市场再次到达了冰点。艰难时刻「创业公司已无大机会」的论调也越来越多,可是各方声音更多的都是在描述一种感受,一种从业者的集体焦虑。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在当下或许都应该思考这几个问题:
1、市场到底有多冷?
2、2C 互联网大机会到底有没有?
3、如果有,大机会又具体在哪里?
在我们组织的「黑天鹅启示录」线上分享活动-投融资专场里,经纬中国 VP 庄明浩就以定量的方式提供了一些思路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以下为正文:2020 年从春节开始到现在因为疫情的出现充满了变化,这些变化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流量波动。
市场中进而出现了关于各别领域即将成为风口的讨论以及 2020 年之后 10 年也不会好了的声音,我想可以试着从一个更加客观与能够量化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变化,并且找到可以参考的依据来分析当下的情况和预测下未来。
我会通过 1-3 月份移动应用增长榜 Top 200 的排名与 1-3 月份互联网广告投放的情况综合来看(数据来源为七麦、App Growing),这其中有横向的领域对比与纵向的时间对比,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出结果来帮助我们寻找创业机会,进行投资判断。
研究问题:
1、哪些 App 增长是因为春节的原因,哪些是因为疫情?
2、哪些增长是花钱买来的,哪些是自然而来的?
3、当春节红利慢慢消失时,哪些行业把增长红利抓在了手里依然能够 hold 住,哪些行业在这一波流量后就 hold 不住了?先说明研究背景,我以七麦 2020 年 1、2、3 月份移动应用增长榜 Top 200 作为基础,这个榜单排名是根据 App 在 App Store 以及国内安卓市场(应用宝、360、百度、OPPO、vivo、华为、魅族、豌豆荚)的下载量数据综合评定而得出的。
首先我们将 Top 200 榜单中的 App 按照不同领域进行分类,就会发现前 10 大类目分别是生活、工具、摄影、购物、社交、图书、娱乐、游戏、财务、教育,它们占据了整体榜单的 80%,这是类目的总体情况。
然后我们分别统计 1、2、3 月里 Top 200 中分类 App 的具体数量,并将数量结果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就出现了以下三组情况:
1、稳定组:即不同月份 Top 200 榜单上的 App 数量变化不明显,比如生活类、工具类、摄影类、购物类、社交类以及图书类,这些类目较小受到所谓疫情前中后变化的影响。
2、掉链子组:榜单上的 App 数量逐月减少,趋势下滑状态走低,很明显是娱乐类与游戏类。
3、飘忽组:剩下的就是财务类和教育类,在不同月份的榜单上 App 数量有明显大幅度的增减,表现忽上忽下。教育就更突出了,在 2 月份增长大爆发,在 3 月份就掉了下来,但没有掉得特别多,所以教育这个类目中有些公司是拿到了这一波增长红利的。
下面我们以社交、购物和图书这三个类目作为代表来细看。相较于其他类目主要被大公司占据的情况,这三个类目中还是有一些新公司与新变化的。首先是我个人认为最有意思的类目-社交。对于一个早期投资者而言,这个类目里值得挖的公司还是很多的。
整体的状况是巨头与初创公司大乱斗。在过去的时间段里,尤其是春节那几天,互动类的社交产品崛起势头非常强劲,比如有玩吧、会玩、狼人杀等产品,其中玩吧当时是登上了中国区榜单的第一名,服务器直接爆掉了,还因此上了当天的微博热搜。
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类别的社交产品,比如去年很火的伊对、第一弹等。第一弹可以多讲一下,这家公司最早是做二次元图文社区的,做得不是特别好,他们去年转型做泰剧跟韩剧平台,有点像韩剧TV。这一波拿到了增长红利,但他们没有改分类,所以还在社交这个版块里。分类的选择或修改也是不同公司运营策略的一种体现。
然后是购物,也就是电商。我们能看到榜单的前 10 基本稳定,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公司。其中有几家初创公司很值得关注,比如说找靓机的表现就很抢眼。它在过去一年的增长非常迅速。找靓机最早是做 2C 类产品的二手交易,它的做法跟传统的二手交易平台不一样,是直营模式,就是说把二手手机收回来自己运营,再以官方的名义卖出去,和纯匹配交易不同。
另外还有萌推,趣头条孵化做社交分享优惠券的。洋码头是做社交电商的,在春节期间拿了一轮融资,是抖音上一个叫牛肉哥的大号给的,炒作了一波。抖音上还有个大号叫东北酱,他有 1200w 的粉丝,是一个在洛杉矶的东北人。他们有一个小团体,大概有 5、6 个 ID,加在一起有超过 3000w 的粉丝。这几个 ID 用户基本上每 1-2 个月一定会为洋码头做一次推广,洋码头在过去一年的增长也很好。
电商这个版块基本上头部已经被上岸的超过百亿体量的平台占据了,中部就被这些过去一年所谓的私域跟社交流量的公司所占据,这就是目前的状况。
最后是图书,虽然叫图书,但榜单里很多都是免费阅读的 App。免费阅读在过去一年里是一个从兴起到爆发的过程,前 5、6 名都拿到了非常多的钱。但免费阅读的头部产品背后基本上都有一个流量巨头,无论是头条、百度,还是说原有的大的阅读类公司,比如阅文、掌阅。这其中有几家公司,比如喜马拉雅、快看、樊登读书、快点、得到基本都是 10 亿美金以上的体量。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今天这个时间点对于投资人而言最重要的是:
1、发现初创公司
2、明确在某个类目里初创公司能长到多大,天花板非常重要
这个版块里面的天花板可能就是 10 亿美金。
看完了具体的排名我们来看看它背后的广告投放情况。在 1 月份里其实只有最后两周不到的时间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前面 20 多天都是常规投放,也就是说这波公司在春节前就已经做好了所有相关的营销预算和推广策略。旁边的这个表是春节期间在移动互联网投放广告最多的前 13 家公司,像头条、快手、百度、拼多多、B站等,他们在春节档的营销预算肯定都在亿甚至十亿级以上。2 月份就已经是在疫情中了,其中有被动也有主动。我们全部拉出来看总榜,还是那几家,快手、抖音等,然后就是在游戏领域里竞争非常激烈。
游戏里第二名是一家上海的公司,做成语游戏能够被推到这个位置,也是蛮特别的。第三名是在过去两个月里被游戏行业讨论非常多的公司《剑与远征》,是当年刀塔传奇开发商莉莉丝做的。《剑与远征》这款产品在 2018 年、2019 年海外上线,赚了很多钱。2019 年底到 2020 年初在国内基本是全渠道开始推广。它过去这两个月里基本能做到每月流水超过 3-4 亿人民币。
《三国志战略版》背后的发行方是阿里,在抖音上经常看到高晓松为它做的广告。当年马云说过从来不做游戏的,但现在这款游戏已经排到前 10 了,阿里游戏业务在过去 2 年里的发展是比很多人预想的要更好,我觉得核心原因是找对了负责人(收购了前网易 COO 叮当创立的简悦游戏)。
电商领域除去大平台外可以关注下第五名对庄,在直播鉴宝或直播翡翠玉石这个领域里的代表公司就是对庄了。然后看内容、社交、娱乐、阅读领域基本都是前面提到过延续着 1 月份发力投放的公司。在这个时候还能这么大力度投广告的就只有三种公司了:
1、不差钱的大公司,比如头条系、快手系、B站。
2、不差钱的大公司孵化的新业务,比如阳光养猪场、B站漫画、米读、刷宝。
3、ROI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转的过来的,且收入规模有保证的公司,比如做陌生人社交的陌声、伊对。我们在上面的分析中其实很多次都提及了大公司和初创公司,结论也已经出现了,就是增长中的大部分是大公司,很小部分是初创公司。那么我们怎么去量化或者更细化一点来看?我做了另外一个统计,把 10 大类目的增长前 5 再拉出来看。
结论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就是 Top 200 的增长里面, 85% 是由巨头占据的,巨头包括上市公司、未上市的头部公司与头部孵化项目。
然后如果按照用户量跟用户时长来计算的话,可能是 90%:10%,甚至 95%:5%。因为增长里面还有一个增量的问题,但是如果单纯拿用户量和时长这种绝对数值来比的话,头部会占得更多。我们再来看 10 大类目增长前 5 的 App 里真正意义上还未上市的公司只剩下 6 家了,WI-FI 万能钥匙、小红书、知乎、作业帮、猿题库和喜马拉雅。所有这些公司的体量都超过了 30 亿美金,甚至超过 50 亿美金,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这个 level 才够上榜单看一眼。
对于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做 2C 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而言,尤其是想做大的创业者,一定要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个 level,或者想不想做到头部。当然在某些细分类目里可能可以做到,10 亿美金也足够了。但是想再往上走,就是一个巨大的门槛。最后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首先从 VC 角度来讲,VC 行业缺钱是从 2018 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 3 年了。那时候有各种原因,比如中国人民币市场的政策原因等,这些导致了有 70% 到 80% 的 LP 不能投人民币基金。2019 年到 2020 年资本寒冬的情况愈发严重。
虽然针对人民币早期风险投资基金出现了一些政策性优惠和优势,但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从中央的财政支出角度来讲,投给风险投资基金的钱优先级绝对不是靠前的。另外再看美元募资,尤其是最近瑞幸事件会导致部分美元 LP 跟出资人对中国的 VC 和中国的初创公司产生怀疑,而怀疑会影响很多事情,它是个度的问题,不是 0 跟 1 的问题。更可怕的是我们在短期之内看不到变好的迹象。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去看疫情对自己公司和业务影响大不大。影响不大,融资就需要阶段性的里程碑事件,创业者要能够证明公司有实力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才足以说服投资人投给你新的钱,不然大家一定是处于观望状态,因为当下观望是最安稳的策略。
反过来讲,那些受到疫情影响非常大的公司,只能努力活着。无论用什么方式,借钱、裁员、优化等等,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当然也有一些是属于疫情带来了正面影响的,一定要趁数据好,不要太在乎估值,尽量拿钱,这是非常现实的事。今天投资人再去看任何一个新的项目时,在常规看这个公司什么团队、背景、行业、竞争格局、发展路径、融多少钱之外,也会看团队是如何面对疫情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将会成为一个常态。
我一直特别信一件事情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很多人会把这件事情讲得比较迷信,但是这句话最重要的是前半句:尽人事,就是人事尽到才有资格去听天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