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感受,伴随着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有些东西似乎没有改变,比如城市又开始堵车,街上恢复了车水马龙;而有些东西却又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无形而深远的变化。
其中一个,就是云计算产业与社会融合的深度与形式,正在发生重大迭代。在此之前,大多数上云的企业或机构,主要目标是希望通过公有云服务来降低服务器部署的高昂成本。但经此一疫,云服务作为AI等新技术的载体,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价值,担当起公共服务、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电商娱乐、制造安防等等场景中,支撑业务创新的重要角色。
尤其是新基建蓄势待发的当下,云计算厂商自然也需要与时俱进,从“没有感情的基础设施”,向千行百业的增长发动机转变。在百度智能云的2020年第一季度内部会上,百度CTO王海峰提出了百度智能云的战略“以云计算为基础,以AI为抓手,聚焦重要赛道”。百度智能云的架构升级支撑新的战略目标,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规模增长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云计算的角色转变,叠加百度智能云的战略升级,从中可以品咂出新基建“三部曲”的特别韵味。
AI前传:托举云计算的智能基石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云计算之所以开始为千行百业所用,被看重的就是云上承载的能力。尤其是人工智能,在提质增效、业务创新等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潜力。
正如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人民日报》发文中所说的那样,新一轮的创新红利期,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智能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之一。
春江水暖鸭先知,AI与云变得“如胶似漆”,其实早在各个云厂商的战略改变中得以窥见端倪。比如百度云升级为百度智能云,阿里云改名阿里云智能,以AI技术为支点的谷歌云也开始在海外蚕食传统云厂商AWS的市场份额……
作为国内布局最早、技术实力雄厚的AI企业,百度早已成为了中国AI力量的一张名片。自然地,将AI作为云服务的头部能力,也是百度智能云前一个周期专心打造的方向。
一方面,百度凭借着百度研究院、AIG等基础研究的垒实,打造出了首屈一指的AI实力。正是这样的技术能力,为百度智能云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石。IDC发布的《IDC MarketScape:2019中国AI云服务市场厂商评估》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凭借着在AI技术、市场和商业上的优异表现,在能力和战略两个维度都处于领先地位,位居领导者象限最上方,在中国排名第一,领先阿里云、AWS、腾讯云等云厂商。而另一方面,百度智能云也在不断垒实根基,推动产业智能革命。如今,百度智能云成为国内云+AI战略领先的云服务商,打造了超过260款产品和近40个解决方案,让AI不再只展现酷炫的一面,而是开始扎根进了众多产业场景之中。
比如百度智能云联合微亿智造团队打造的智能质检设备,能够同时检测1个零件的6个面不同位置的33种缺陷,每小时可检测9000个零件,比传统人工肉眼检测的效率提高3.5倍,让工人们减轻工作负担,大幅提升质检效率;
再比如百度智能云与央视网共同推出在线服务型智能语音交互产品“AI 帮你找”, 将智能语音、智能搜索、智能标签、知识图谱、人脸识别等技术能力应用到央视网的视频搜索中,用户只需要动口,不用动手就能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
与重庆市气象局联合打造智慧气象系统,凭借智能探测、智能预报、智慧防灾、智慧服务四大能力,让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发送时间,从原来的两小时提升到9分钟;
就在4月24日,百度智能云、度小满与亿联银行战略合作,通过百度在信息知识技术、营销技术、互动与对话式创意技术等领域的科技赋能,助力商业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造“未来银行”。
金融、制造业、智慧城市、传媒……正如王海峰在2019年一次公开演讲中所说,智能云作为载体,能够促进 AI 落地,加快产业智能化。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已经在神州大地上润物无声的现实。也正是凭借产业化服务能力,百度智能云得以在2019年加速奔跑,跻身公有云市场的领导者象限。
根据Canalys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报告,百度智能云市场份额相比上季度上升一位,正式跻身前三甲;收入同比增速97.9%,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百度智能云以AI为桨,将各行各业摆渡至智能经济彼岸的愿景,已经初见规模。
创新中场:黑天鹅的迭代洗礼
一场疫情的“黑天鹅”,带来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海啸,也引发了云计算产业的剧变。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以AI为利刃冲锋的人和产业多了,自然而然的,云计算的服务群体也就发生变化。
防疫工作需要AI来实现智能测温、自动消毒、行程追踪、智能外呼等必需功能;生活工作需要远程教育、线上视频会议等来保障;银行、政务、汽车、工厂、娱乐等等行业,都需要AI来协助完成疫后的业务恢复与创新,寻求新的增长点。
3月的架构升级中,百度智能云明确了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能客服与营销四大核心赛道,就在本次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创新支撑价值。
比如基于算力,助推科研进程。疫情期间,百度智能云与向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资助AI算力,加速新冠病毒药物筛选,助力早日成功研发药物战胜病毒。
随着疫情逐步缓解,百度智能云的AI能力也开始出现在复工复产,保障中小学教育“停课不停学”等场景中。
百度智能云火速推出了Web视频会议,在疫情期间免费开放不限时视频会议;百度智能外呼平台则替代人工外呼,大大缓解了疫情信息采集和通知的社区工作压力;再比如2月底,百度AI测温落地奥运地标数字北京大厦,助力商务楼宇安全复工;百度智能云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全国近1.8亿中小学生、1千万老师,帮助学校开展远程教学……
这些云端AI能力的输出,不仅是顺应社会及用户需求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让大众看到了AI与云融合的产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时也激活了众多新行业加入到因云受益的行列中来。
整个社会呼唤的高质量、高可用、高可靠的智能服务,不能是死板的一锤子买卖,而要不断顺应形势变化、交付给企业新的价值增长点,满足千行百业的差异化需求。而百度智能云的种种实践,也成为云+AI融合解决突发需求和新场景应用的能力自证。
产业续曲:踏浪新基建,智能云的新蓝海
那么时至今日,当千行万业开始渴望应用云与AI时,云厂商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首先,疫后经济与新基建叠加,必然会催生出新的产业机会点,云计算市场的格局板块也将发生震动。
对此,李彦宏在《人民日报》一篇发文中直言,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应用经验与方案将会延续下去,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发展新机遇更不容错过,需要每一家企业好好把握。
未来新基建下疫后经济重建,又会出现不少适合百度智能云的新机会点,例如在线办公、知识管理等。毫无疑问,云+AI的产业案例不断涌现,也将以点带面,带动云服务快速在全国范围和整个行业内铺开,形成燎原之势。
这种场景,自然也对云厂商提出了新的挑战。除了技术水位与产业赋能的基本要求之外,组织机动性则成为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一是高效能动。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集结在云端,意味着云服务的门槛必须继续下沉,在交付给有上云需求的中小企业手中时,不是API、云量之类复杂的技术维度,而是易用、实用、体系化的整体工具。
此外,电力、港口、政务等场景的深化,也将不再单一地交付解决方案,而要考虑到长期的技术迭代与运维管理。
第三,经济恢复期会出现无数商业和市场方面的变革与创新,这就需要云服务团队快速反应、针对垂直场景进行模型的训练、更新、迭代,再结合一系列软硬件交付出去。
新的产业诉求必然会酝酿出新的云服务模式,如何适应这样的“新常态”,自然也需要云厂商从内部管理上积极主动地自我革新。
所以我们看到,继1月份AI体系架构升级之后,百度再次对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进行战略调整。
一是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百度智能云的云计算、智能金融、智能客服、渠道生态等业务的负责人直接向CTO王海峰汇报,能够保证在产业趋势与新兴机遇面前,快速反馈、高效执行、快速调配资源,全力出击。
此外,通过自有人才培养、外部高端人才引入,百度智能云也建立了一只具备丰富产业服务经验的“云人才”。百度智能云内部会消息,新加入的百度智能云智慧政务事业部总经理刘雅雯,拥有13年大型央企工作经验,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政府关系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负责百度智能云战略规划、业务运营、销售管理和产品管理等工作的副总裁朱亚立,则在咨询和高科技行业拥有丰富的专业认知。借助这样一支技术与产业共通的综合型管理团队,不难看到,百度智能云试图通过战略升级,拉通技术界限与商业界限的能力,让云与AI继续发酵,成为整个社会可用的服务和产品。
在AI技术实力和产业实践达成一定标准后,通过体系拉通和业态梳理达成配套的战略管理体系,在云与AI硬核能力增长同时,补完云计算变革中的需要软实力象限。从这个角度看,百度智能云的战略打法更新,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发生的。
百度智能云的“三部曲”,既是云+AI的时代进阶,更是对新形势下云计算定位变革的呼应。黑天鹅缓缓飞远,如今,正是耕种智能经济的好时节啊……
关键词: 百度智能云